师出同门,缘何操作流程各异——对海军陆战队某训练基地学兵培训工作的新闻调查②

2023-02-09 00:00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原文链接:点击获取

原标题:师出同门,缘何操作流程各异——对海军陆战队某训练基地学兵培训工作的新闻调查②

海军陆战队某训练基地组织便携式防空导弹专业学兵进行导弹班展开与撤收训练。梁 欢摄

海军陆战队某训练基地组织便携式防空导弹专业学兵进行导弹班展开与撤收训练。梁 欢摄

同一个训练课目,为啥出现3个操作版本?

每每回忆起那次便携式防空导弹射击流程阶段性验收考核,海军陆战队某训练基地学兵六连连长胡建新都会感慨不已。

那次考核,考场设在岭南某训练场,一班副射手杨豪杰在完成对空中目标瞄准跟踪后,立即向主射手指示空中目标方位及高度,待主射手跟踪稳定后,放下左臂,向指挥员示意,完成目标锁定,而后转入警戒状态,等待指挥员下达射击口令。反观二班,副射手陈东泽在射手张天好瞄准跟踪稳定后,将手中红色指挥旗高举,向指挥员示意完成跟踪,等指挥员下达射击口令。而三班指挥员李鹏宇还未下达“截获”口令,副射手谭磊就将手臂放下向其示意,导致李鹏宇产生了误判,射手陈赓未能按要求完成发射动作,考核被判不合格。

对此,胡建新有些困惑:“师出同门,都是一起上的课,缘何操作差别这么大?”

“连队组织专业训练时,班长就特意强调,操作时待主射手跟踪稳定后向指挥员示意”“从我接触防空导弹专业开始,就是按这个流程操作,班长也是这么教的”……通过谈心交流,胡建新发现,大家表达的意思只有一个:在原单位就这么练的。

来基地学习培训,为什么仍使用原单位的操作流程?是基地的教员教得不对吗?记者随机走访了几名学兵,试图找到问题的答案。

“不能说不对,只是和部队实弹射击时的情况不完全符合,我们单位的操作流程是经过实战检验的,效率更高”“基地教的动作与连队教的不一样,如果习惯了基地的操作流程,学习结束回到连队会不适应”……从学兵们的回答中不难看出,由于部分学兵原单位的训练评价与基地存在差异,导致他们不愿使用教员传授的方法。不仅如此,还有个别学兵对教员的授课内容是否紧贴实战存在质疑。

如果这些学兵所言非虚,来自部队的操作流程经过实战检验有着更高的效率,那是否说明教员教授的知识与操作存在问题?“基地教授的操作流程并没有问题。”面对记者的提问,便携式防空导弹操纵专业的任课教员任棕诜给出答复,“一班操作时使用的就是基地教授的流程。在实弹射击中,二班的操作也是正确的,两者只是在主副射手之间的配合方式上略有不同。但是三班明显违反了操作规程,所以考核不合格。”

该基地某大队训练处处长刘一夫介绍,同一个训练课目、多个操作版本的情况在基地并不鲜见。在学兵六连蹲点期间,他发现绝大多数学兵在日常训练中,都把原单位的做法带了过来。这些做法的效果参差不齐,有的确实能够提升射击速度和精度,但有的只是为了单纯地追求“米、秒、环”,并不符合实战要求。

“学兵不能完全按照教员教授的方法进行操作,说明教员与学兵之间还未建立起完全的信任。”虽然目前对于此类做法,该基地并未下结论,但教员们谈起此事时大多颇为担忧,“不信任的根源一方面在于我们的教学有些方面没有得到学兵的认可,确实存在与实战脱节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学兵没有树立起正确的实战观念,单纯地认为只要能够获得更好的考核成绩就行。无论是哪个方面的原因,对教学效果乃至部队战斗力提升都有着不小影响。”

据悉,截至目前,通过查阅教材、逐步细化讲解示范,学兵们已经完全掌握了便携式防空导弹射击流程训练的动作要领,但围绕“培训质量如何提升”这个问题展开的讨论研究,在该基地还一直在进行。下一步,他们将探索解决“教学与实战脱节”的问题,努力让来到基地学习培训的学兵真正学到切实有用管用的知识与技能。

当事人说

双向奔赴 为战育人

■海军陆战队某训练基地 徐海刚

作为部队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我们训练基地为部队输送了大量新鲜血液,储备了大量骨干人才,这是坚持教学科研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坚持用战斗力标准检验教学质量的结果。但必须承认,基地在紧密对接战场需求、整体优化教学内容、积极创新培养模式、着力建强教员队伍、加快提升保障条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部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训练基地应该如何培养人才?我认为,一方面要积极走开联合开放办学路子,探索与军地院校、科研院所、基层部队、各型基地的协作共享机制,常态化组织教员到基层一线代职调研,让课堂教学紧贴部队实际;另一方面,要坚持为战育人,着眼能打胜仗,突出学兵主体地位,根据岗位和专业需求,科学筹划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引导学兵走向未来战场。只有双向奔赴、双管齐下,实现课堂与实战、与部队的有机衔接,才能使人才培养供给侧同未来战场需求侧精准对接。(■ 宋子洵 通讯员 钟 欢)